三國人物

三國人物

檢舉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着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無能」一面,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梟雄」、「人傑」的真實形象。

關羽: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后,封為平西將軍。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繫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曹操: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千古風流人物」,成了《三國演義》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魯肅: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麼,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共商戰守大計。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歷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斗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___________------

1.曹操

籍貫[兗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容貌容貌短小|形陋

官至丞相魏王謚曰武追魏太祖武皇帝

生卒155—220(66歲)

家族

資料父親曹嵩母親鄒氏

配偶卞氏

子女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沖曹宇

兄弟姐妹曹彬曹德

相關人物董卓袁紹周瑜劉備關羽

曾效力過的勢力東漢魏

曹操-簡明歷史傳記

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統一了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戎馬一生。曹操父親曹嵩為宦官曹騰養子,曹騰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謚武王,曹丕稱帝后,追尊他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

曹操-簡明演義傳記

曹操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曾隻身行刺董卓,失敗后和袁紹共同聯合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后獨自發展自身勢力,一生中先後戰勝了袁術、呂布、張綉、袁紹、劉表、張魯、馬超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討伐江東的戰役中,曹操在赤壁慘敗。後來在和蜀漢的漢中爭奪戰中,曹操再次無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後,曹丕繼位后不久稱帝,追封曹操為魏武皇帝。

曹操-歷史評價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王沈: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魏書》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

◆許子將: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魏書》

字玄德終屬蜀

籍貫[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

容貌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

官至蜀國皇帝謚曰昭烈

生卒161—223(63歲)

家族

資料父親劉弘母親未知

配偶甘氏糜氏孫尚香吳氏

子女劉禪劉理劉永劉封

兄弟姐妹未知

相關人物諸葛亮關羽張飛曹操

曾效力過的勢力東漢公孫瓚劉表蜀魏袁紹

2.劉備-簡明歷史傳記

劉備,蜀漢的開國皇帝,相傳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少年喪父,與母親販鞋織草席為生。黃巾起義時,劉備組織義兵,隨政府軍剿除黃巾,有功,任安喜縣尉,不久因鞭打督郵棄官。后諸侯割據,劉備勢力弱小,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幾經波折,卻仍無自己的地盤。赤壁之戰之際,劉備聯吳抗曹,取得勝利,從東吳處「借」到荊州,迅速發展起來,吞併益州,佔領漢中,建立蜀漢政權。后關羽戰死,荊州被孫權奪取,劉備於稱帝后伐吳,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病逝於白帝城,臨終託孤於諸葛亮。

劉備-簡明演義傳記

劉備,蜀漢的開國皇帝,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少年孤貧,以販鞋織草席為生。黃巾起義時,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成為異姓兄弟,一同剿除黃巾,有功,任安喜縣尉,不久辭官;董卓亂政之際,劉備隨公孫瓚討伐董卓,三人在虎牢關戰敗呂布。后諸侯割據,劉備勢力弱小,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幾經波折,卻仍無自己的地盤。赤壁之戰前夕,劉備在荊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助,在赤壁之戰中,聯合孫權打敗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佔領荊州,不久又進兵益州,奪取漢中,建立了橫跨荊益兩州的政權。后關羽戰死,荊州被孫權奪取,劉備大怒,於稱帝后伐吳,在夷陵之戰中為陸遜用火攻打得大敗,不久病逝於白帝城,臨終託孤於諸葛亮。

劉備-歷史評價

◆陳壽: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呂布:是兒最叵信者。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傅斡: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張輔: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

資料字益德終屬蜀

籍貫[冀州]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

容貌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車騎將軍謚曰桓

生卒?—221

家族

資料父親未知母親未知

配偶夏侯氏

子女張苞張紹

兄弟姐妹未知

相關人物劉備關羽

曾效力過的勢力蜀

3.張飛-簡明歷史傳記

在涿郡結識劉關二人,與關羽一起從事於劉備,對待關羽如兄長。隨劉備助曹操打敗呂布,受封中郎將。在當陽長阪,張飛引二十騎據水斷橋,阻擋曹操大軍,曹軍無人敢進。劉備平定荊州,加封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劉備入蜀,張飛與孔明溯流而上,至江州,俘巴郡太守嚴顏而釋之。益州平定,張飛任巴西太守,不久又擊敗張郃的進犯。劉備進位漢中王,封張飛為右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后劉備伐吳,張飛本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行前,為其帳下張達、范疆殺之。后追謚曰桓侯。

張飛-簡明演義傳記

張飛與劉備、關羽在桃園結義,張飛排第三,隨劉備征討黃巾,劉備受封平原相,張飛任別部司馬。徐州城破,張飛佔據古城,自任縣令。曹操平定荊州,張飛引二十餘騎,立馬於長阪橋,嚇退曹軍數十里。劉備入蜀后,張飛率援軍沿江而上,攻略城池無數,並且義釋彥顏。后封為蜀漢五虎大將。關羽死後,張飛悲痛萬分,每日飲酒鞭打部下,遂被屬下趁睡覺時殺死。

張飛-歷史評價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4.關羽(??—219年),約生於東漢桓帝年間,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今山西運城市)。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

生平

早年因犯事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188年,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與張飛同在其中。三人寢則同床,情同兄弟,劉備坐下時,二人常不辭辛勞隨身立護,有時一站就是大半天。三人討伐黃巾有功,輾轉擔任許多官職后,劉備投奔昔日同窗公孫瓚,被封為平原國相,關羽、張飛任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后劉備領徐州,受袁術、呂布夾攻,投奔曹操,曹操薦舉劉備為左將軍、豫州牧。198年,曹操擊敗呂布,任車胄為徐州刺史。時袁術北上投奔袁紹,劉備奉曹操命攔截袁術於徐州,劉備趁機襲殺車胄,命關羽守下邳、領徐州,劉備返回小沛。200年,劉備被曹操擊敗,關羽被擒,曹操為留關羽為己用,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后袁紹派大將顏良率淳于瓊、郭圖等攻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刺殺顏良於萬軍之中,並斬其首,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危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曹操知道關羽會離開,反而重加賞賜,想要留住他,但關羽盡封曹操的賞賜,留書告辭,回到劉備身邊。曹操左右想追殺他,不過曹操認為:「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劉備投靠劉表,屯兵於新野。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南逃,另遣關羽乘數百艘船駛向江陵會合,但劉備於途中被曹操軍追至,幸而關羽駛至漢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荊州,於是劉備又與孫權大將周瑜夾攻曹仁,命關羽斷曹仁後路。待劉備取得荊南,關羽被封元勛,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這其間襄陽實為曹操勢力範圍,所以駐於江北。劉備平定蜀地后,授權關羽掌管荊州。

215年,孫權對北方戰爭失利,又自認赤壁之戰中遠較劉備出力為多,轉向劉備索討荊州,劉備拒絕,孫權遂命呂蒙偷襲荊州南部,魯肅於益陽牽制關羽,最終孫劉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方仇視劉備關羽君臣。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同年關羽進攻樊城,曹操派大將于禁援救,時大雨令漢水暴漲,關羽利用天象俘虜敵軍三萬多人,並生擒于禁,斬殺龐德,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於樊城,並另派遣軍隊包圍襄陽。當時曹操治下許多盜匪早已受關羽遙控,更有許多叛亂都想引關羽為援,關羽威震華夏。

219年10月,魏王曹操欲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勸阻,認為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坐大,孫權果然因為覬覦荊州而向曹操自請襲擊關羽後方。曹操仍不放心,動員徐晃、張遼等將,及袞州剌史裴潛、豫州剌史呂貢等率軍救援樊城,並準備親自征討關羽。孫權亦動員所有主力部隊,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並親自率軍前往荊州以為後援,荊州重鎮江陵守將麋芳、公安守將士仁不戰而降,孫權手下呂蒙、陸遜等遂次第攻陷荊州各地。關羽因後方生變,又和徐晃作戰失利,於是解除對樊城的包圍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軍隊家屬多在荊州,得知荊州失陷,士卒漸漸潰散,關羽惟有退至麥城。12月,關羽試圖詐降突圍,但遭識破,於途中被潘璋手下馬忠擒獲,於臨沮被斬。后劉禪追謚關羽為壯繆侯。

特徵

關羽有美須髯,萬人之敵、忠義雙全;好讀左氏春秋,能誦讀如流。投降曹營時,雖受盡禮遇,但仍心向劉備。為人善待士卒。更曾刮骨療毒,事緣一次被毒箭射傷左臂,每到陰雨,骨別疼痛,一名醫師說要刮骨去毒才可病癒,關羽即伸臂給醫師,開始刮骨,血流到盤,但關羽卻一面食肉飲酒,神態自若。

但他生性高傲,對士大夫非常驕矜。與同僚關係也不太好,如黃忠官拜后將軍,他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幸得劉備派遣費詩解說。而糜芳、士仁、潘浚都與關羽有隙。

評價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溫恢:「關羽驍銳。」

呂蒙:「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諸葛亮書與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傅干稱關羽、張飛:「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在後世都成為勇猛善戰的代名詞:

晉書劉遐傳:「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

魏書崔延伯傳:「崔公,古之關張也。」

可參考趙翼著《廿二史札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

出生爭議

於中國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記其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明崇幀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關帝志》,都認為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此外,民間對關羽生辰還流傳有好幾種說法。比較、考證幾種資料,較為可信且成公論是關羽生於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1]。

不過資料一直受到爭議。《三國志》及其他同期史料都未有記錄關羽出生,另外如《關帝志》內容多出自《三國演義》,非嚴謹的史料;《祀田碑記》和《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未有嚴格考究。而王兆春等所編著《中國歷代名將傳》暫記為(?-219),所以現今仍未有確切可信的資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國絕
上一章下一章

三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