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崇禎之窮途末路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崇禎之窮途末路

孫可望和艾能奇都是能力很強的猛將,兩人在歷史上,在明朝覆滅后也曾與清軍做過頑強的戰鬥和抵抗,所以趙無忌打算招攬此二人。

不過艾能奇還好,心思相對單純,孫可望能力雖強,但野心卻也不小,在歷史上,孫可望便曾經坑過李定國好幾次,並且在最後他投降了清兵。

「劉文秀如今亦是在本官麾下效力,如今你等兄弟三人重聚,可謂是喜上加喜。」趙無忌又說道,隨即他臉色一冷,道:「但本官卻是有句醜話,要說在前面。」

孫可望等人急忙誠惶誠恐地低下了頭,「大人請講,末將無不遵從。」

「本官受降,向來只有一次,他日若是你二人再度執迷不悟,走入歧途,本官定然親自取你等性命!你二人好自為之!」

孫可望與艾能奇對視一眼,兩人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一個頭,「末將謹遵大人號令!」

趙無忌的語氣依舊冰冷,「尤其是你,孫可望!在本官麾下,只管好好做事,帶兵打仗就好,不要耍小聰明,動那些不該動的心思!」

孫可望莫名其妙地被趙無忌一陣呵斥,心中奇怪之餘,也有些暗自警惕,當即他也不敢做聲,只是再度磕了幾個頭。

「本官一向有功必賞,劉文秀如今在本官麾下,已升任總兵一職,只要你二人專心做事,早晚也至少會有一個總兵之位,等着你二人。」趙無忌的語氣這才轉為溫和。

打一棒子,再給個甜棗,這便是趙無忌的大棒加胡蘿蔔政策。

聽得劉文秀今日的成就,孫可望和艾能奇心中頓時也便火熱起來。

像他們這樣的農民軍降將,最擔心的便是在新團體中得不到重用,或是被排擠。

而今聽說了劉文秀今日的成就,兩人這才放下了心,開始真心地打算歸降趙無忌了。

「來人,帶孫可望兩位將軍離去,多加人手,護送他們前去劉文秀將軍處。」趙無忌吩咐道。

當即便有士卒過來,將兩人帶走。

而此時此刻,陳國寶與劉芳亮兩人也向趙無忌這邊聚攏而來。

「此戰共俘虜敵軍兩萬餘人,殺傷敵軍無數,敵將首領張獻忠當場死亡,只留下一顆頭顱。」說罷,陳國寶便將好不容易在戰場上找到的張獻忠頭顱,呈在趙無忌面前。

張獻忠的頭顱殘破不堪,滿是鮮血,只有他那標誌性的大鬍子,依然醒目。

趙無忌還沒來得及感慨幾聲,陳近南卻又匆匆而來。

「啟稟大人,杜千戶傳來前線的最新戰報!李自成已於六日之前,攻破潼關,虎大威將軍突圍而出,陳永福,白廣恩兩將投降,高傑率部向湖廣逃逸,孫傳庭大人所部十萬秦兵,盡數煙消雲散!」陳近南稟道。

「孫傳庭呢?」趙無忌問道,「本官不是派了十九去救他么?怎樣?救出來沒有?」

孫傳庭的戰敗,早在趙無忌的預料之中,相比之下,他對能否救出孫傳庭更為在意。

孫傳庭能力很強,非常有謀略,是一個可以託付的,能夠獨當一面的帥才,這樣的人才,死了未免可惜。

後世的史書也有『傳庭死,大明亡』的說法,可見孫傳庭對於明朝的重要性。

陳近南急忙抱拳稟道:「啟稟大人,據十九將軍的飛鴿傳書,他已經成功將孫大人救出,如今正在星夜趕往此地的路上。」

當初在潼關城中,化名為阿炳,假扮成拉着二胡盲人的,便是十九,他奉了趙無忌的命令,帶領精銳手下,親自前往潼關,營救孫傳庭。

因為趙無忌覺得孫傳庭實在是人才難得,一時起了愛才之心。

所以趙無忌一方面派遣祁隆提前押送五十萬兩銀子入京,希望能解決孫傳庭和崇禎的後顧之憂。

另一方面,趙無忌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派遣飛虎隊中能力最強的首領十九,千里迢迢前去西北,命其暗中保護孫傳庭。

趙無忌給十九下了命令,一旦孫傳庭果然如歷史上那般兵敗潼關,就讓他務必保住孫傳庭的性命,再把他帶回嶺南。

「孫傳庭是什麼意思?」趙無忌突然沒頭沒腦地問道。

陳近南似是也明白趙無忌想問的是什麼,「皇上懷疑孫大人是畏罪潛逃,所以一直遲遲沒有給孫大人贈蔭。」

「所以孫大人非常的心灰意冷,他對十九將軍說,願意聽從侯爺的安排。」陳近南說道。

趙無忌思忖了一會,便道:「既如此,速速飛鴿傳書給十九,讓他帶着孫傳庭,立即趕赴青州府!」

「李自成野心勃勃,殺敗孫傳庭后,此人定然會親率主力,直撲京師,青州府知府史可法治政能力尚可,兵事經驗卻是不足。」

史可法在歷史上最為人所推崇的,乃是他的氣節,卻不是他的能力。

趙無忌覺得史可法的能力只能說是一般,在後期他主政南明的時候,也犯了很多錯誤。

「命孫傳庭暫且隱瞞身份前去青州府,協助史大人處理當地兵事,組織防守!」

「當初本官替史可法安置了七十萬難民,史可法答應將來會還本官這個人情,你告訴他,把青州府的兵事交給孫傳庭,這個人情,本官便算他還完了。」趙無忌說道。

隨即趙無忌又望向陳國寶,問道:「李定國的部隊,如今還在安南?」

陳國寶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不過末將已經派人星夜前去,通知寧宇將軍速速回援,絕不會耽誤大人北上勤王之事。」

陳近南臉上露出猶豫的神色。

「大人,據杜千戶傳來的消息,李自成擊敗孫大人後,便馬不停蹄率領大軍,前往京師方向而去!」

「李自成的目標若是京城的話,只怕沿途的官軍擋不住他多久。」

趙無忌沉思片刻,禁不住跌足嘆息,「本官終究還是晚了點,此時此刻,率領大軍,勤王京城,已是來不及了!」

據趙無忌的測算,李自成所部,快的話,只怕再有四五天就能殺到京城。

而趙無忌的大部隊還在後方集結中。

便是現在率領手頭的這些兵馬,立即北上,到達京師,也要半月之後。

時間上明顯非常急迫。

陳國寶,劉芳亮等人也是面露憂色。

又是五天時間過去,大明崇禎十六年,十月十二日,京城。

天空晴朗,萬里無雲。

但崇禎的心情,卻宛若暴雨中的黑夜一般,寒冷,暴虐,以及,絕望。

崇禎跌跌撞撞,茫無頭緒地在紫禁城內亂跑。

昔日前呼後擁的當朝天子,如今身邊連小太監也沒有一人,只有王承恩還在忠心耿耿地跟着他。

昨日李自成率七十萬大軍,殺到京城之下,崇禎不得不再度向朝臣們募捐,可憐巴巴地捐到了幾萬兩銀子,並用這幾萬兩銀子,招募城中勇士守城。

然而一切皆是徒勞無功。

剛才崇禎帶人前去國公朱純臣府中,結果朱純臣居然閉門不開,據不接納崇禎。

而有些地方的官軍,甚至向崇禎射來箭只,阻止崇禎前去。

可謂牆倒眾人推。

「平西伯那邊可有消息?」崇禎抱着僥倖心理,向王承恩問道。

就在昨日,崇禎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他速速來京勤王,可是這詔書昨日剛走,今日如何能到得了寧遠?

望着崇禎惶急的眼神,王承恩也只得同樣倉皇地答道:「皇上,尚未有平西伯的消息。」

「那,那鎮南侯呢?」崇禎又問道。

「鎮南侯?按照時間推算,皇上命鎮南侯入京勤王的詔書,如今應已到達欽州,不過……」王承恩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不過什麼?」崇禎煩躁地問道。

「不過,」王承恩想了想,便大著膽子說道,「老奴昨日剛剛接到文書,就在半月之前,鎮南侯已遵照皇上的命令,親自率領大軍,遠渡重洋,前去平定台灣去了。」

崇禎哎呀一聲,頓時便是雙眼一翻,暈了過去。

「萬歲爺,萬歲爺!」王承恩惶恐無比,費了好半天勁,才終於將崇禎給弄醒過來。

崇禎覺得自己真是作繭自縛,好端端的胡亂猜忌,結果把自己給作到了今天的地步。

醒來的崇禎,臉色如行屍走肉般麻木,無邊的絕望猶如魔鬼一般,緊緊地握住他那脆弱的心臟,讓他難以呼吸,將他逐漸淹沒在絕望的海洋之中。

怔怔地在地上坐了半晌之後,崇禎方才頹然站起,王承恩急忙上前攙扶。

「走罷,且去煤山看看。」崇禎有氣無力地說道。

煤山,也就是後世的景山。

君臣二人,慢步走在空蕩蕩的紫禁城內,心情無比的蒼涼。

才走了一會,崇禎突然想起一事,便急忙吩咐王承恩道:「而今京師已被闖賊包圍,水泄不通,可讓太子暫且躲去周國丈家,命定王,永王躲去田弘遇家,此外,命周皇后,袁貴妃帶着長平,昭仁也來煤山罷。」

「此外,再將今日之形勢告知張皇后。」崇禎一項項地安排下去,像是在交代遺言。

張皇后便是前任天啟皇帝的正宮,崇禎的嫂子。

王承恩流着眼淚,一一地答應了下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力挽狂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力挽狂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崇禎之窮途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