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第 2 章

人趕走了,店裏的夥計也來了,是對踏實肯乾的兄妹。

見到姜若皎已經挑了一車食材回來,兄妹倆麻利地幫忙把食材卸下,齊齊將它們搬到地窖里去放好。

兩人又去把店裏收拾停妥,才放出今天的菜式正式把大門打開迎客。

姜若皎讓姜映雪回後院讀書去,自己轉到廚房忙碌起來。

她年紀小,父母又是出意外沒的,沒來得及把拿手好菜都教給她,所以接手食肆時一開始也不過賣些麵食而已。

姜若皎從小愛吃面,自己便也愛學着做,再加上力氣還不錯,擀出來的麵條又勁道又好吃,哪怕湯底澆頭之類的比父母做的略差一些,倒也能留住不少老食客。

鄰里雖不敢為她們姐妹倆出頭,平日裏還是憐她們姐妹二人相依為命,遇着喜慶事也會拖家帶口出來吃頓好面照顧照顧姜家食肆的生意。

如今姜若皎接手食肆快三年,做面的手藝越發熟練,同時也不忘對着家傳菜譜學些新菜式。

這期間她不定時放出一兩樣看看食客反響如何,基本把姜家父母留下來的那點菜式琢磨得差不多了。

很多食肆有一兩樣拿手菜就差不多了,根本不會費心去琢磨旁的新菜。

姜若皎卻不是那種容易滿足的人,既然決定要守住姜家食肆,她心裏有着不少新鮮想法想要去嘗試。

只是在妹妹出嫁前一切都得以穩妥為先,絕不能貪心冒進。

姜若皎心裏想着事,手中的動作也沒停。

今日她賣的是裙帶面,麵條削成微寬的裙帶狀,再佐以奶白色的鮮湯。

與別家不同的是,姜若皎隨手便能在湯麵勾出雲山紋,雲山之下依稀可見裙帶縹緲,影影綽綽宛如水中仙。

這倒不是她們家傳的手藝,是姜若皎將學堂里學來的畫技稍加運用改出來的,靈感源自於時下流行的茶百戲。

周圍的鄰里不怎麼吃這一套,不過附近便是州學,每逢休沐日便有不少州學生員會出來覓食。

立冬這日正好是州學休沐的日子,姜若皎專門把今日的招牌麵食換成裙帶面,為的就是做這些讀書人的生意。

對姜若皎來說,隨手運勺勾畫幾下便能留住客人,着實是再划算不過的買賣。

只是當初教她畫的先生真要知曉了,說不準會罵她一身銅臭玷污了丹青二字。

左右先生們也不會來這種小食肆吃飯,姜若皎也就沒再多想。

到了飯點,果真有不少州學生員結伴而來。

他們大多直接朝着兩個夥計說自己要一碗裙帶面,還有些講究多的竟點起了湯麵來,有的說自己要「獨釣寒江雪」,有的說自己要「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說自己要「小荷才露尖尖角」,都是此前聽人吹噓過的樣式。

兩夥計在店裏干久了,記性都練出來了,麻溜地把他們的話往廚下複述了一遍。

到裙帶面上桌,州學生員們自然又是熱烈地討論了許久,都對自己沒見過的湯畫格外感興趣,直說這小小食肆着實卧虎藏龍。

還有些沒點新花樣卻趕巧碰上新樣式的生員更是喜出望外,呼朋喚友讓他們來看自己面碗裏的新鮮圖樣!

一通忙活下來已是午後,姜若皎終於可以坐下來歇歇。

她給兩個夥計舀了碗湯,接着給自己也盛了一碗,稍稍補回剛才耗掉的體力。

姜若皎之所以費心滿足這些生員的要求,心裏其實存着看看他們裏頭有沒有適合的妹婿人選。

她們父母都不在了,妹妹的婚事自然得由她來操持。

門第太高的人肯定看不上她們家,這些生員卻是正適合,他們之中不乏有才華的寒門子弟,有上進心的話想來能考個功名。

日後她給妹妹多備點嫁妝,再看看能不能資助妹婿去赴考,到時候只要是有那麼一點良心的人都會對妹妹好。

午後沒什麼人來吃飯,姜若皎讓兩個夥計守着店,徑直去了後院尋妹妹說話。

過了年妹妹便十三歲了,合該開始物色妹婿人選,這事她不能自己做決定,還得先和妹妹通個氣。

姜若皎先把早上買的胭脂取出來給姜映雪。

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正是愛俏的年紀,拿到胭脂哪有不歡喜的。不過姜映雪想到自家姐姐都沒胭脂,不由說道:「阿姊,我們一起用!」

姜若皎道:「我整日都在廚房裏,塗胭脂作甚?到時候被油煙一熏,怕是要成花臉了。」

她不再多聊胭脂的話題,改為拿起姜映雪練的字來檢查,看看她這幾天有沒有偷懶。

姜映雪小心翼翼地坐在旁邊,生怕姜若皎看出她中途跑去看話本了。

姜若皎把妹妹的練字成果瞧了一遍,見妹妹臉上明顯帶着點兒心虛,哪會不知曉這小丫頭又偷懶了。

她擱下姜映雪的功課,指著其中好幾個字點出其中不足,聽得姜映雪的腦袋越垂越低。

阿姊不愧是阿姊,一眼就看出她從哪裏開始越寫越潦草!

姜若皎也沒逼迫姜映雪太緊。

姜映雪身體不太好,從小就多病,人不免養得有點嬌氣,早前她去了幾天學堂就說不想去了,姜若皎也拿她沒辦法,只得自己騰出空來手把手地教她。

現在姜映雪練字用的都是她寫的字帖,姐妹倆的字竟是越寫越像了。

姜若皎不再教訓姜映雪,而是將自己想擇州學生員當妹婿的想法與姜映雪講了。

她說道:「以你的相貌,自然能輕鬆吸引到不少慕少艾的男子。可古人都說『以色侍人,色衰而愛馳』,你若想要與丈夫白首偕老,便不能連丈夫在想什麼都不知曉。」

姜映雪有些害羞:「我才十三歲,哪裏就要談婚論嫁了?阿姊你都沒給我找姐夫!」

「我不急,我得守着食肆。」姜若皎說道。

「我也不急,我與阿姊你一起守着食肆。」姜映雪立刻說道。

姜若皎說道:「那你以後有了相中的對象一定要跟我說,別私下與對方往來,免得被人騙了去。我若有覺得好的也會跟你說一聲,讓你先相看相看再瞧瞧適不適合。」

有個長得美麗不可方物的妹妹也挺煩惱,得防著寇世子那群紈絝子弟,更得防著那些年過半百還好色得很的老東西。

但凡妹妹長得再尋常些,姜若皎都不會這麼早就開始物色妹婿人選。

只恨她們家無親無故,只有一群對食肆虎視眈眈的糟心族人。

那些傢伙不牽線把她們姐妹倆賣掉就算好了,真有什麼事指望他們伸出援手無異於痴人說夢!

要是姜映雪能嫁個有官身的讀書人,她就不必擔心有亂七八糟的人覬覦這個妹妹了。

在姜映雪面前,姜若皎沒把心裏的擔憂說出來,只讓她勤讀書勤練字。

聽到話題又繞了回來,姜映雪撇撇唇,不甘不願地答應下來:「我知道,我不會再躲懶了。」

姜若皎也不想反覆叮囑,只是姜映雪還是個半大小孩,不多說幾句她哪能聽進心裏去?

她替姜映雪整理了一下鬢邊的髮絲,嘆著氣說道:「要是你以前沒有好好認字,現在連話本子都看不懂。你想想看,真要那樣的話是不是少了許多樂子?」

姜映雪道:「我才沒那麼笨,該學的我都會好好學。」

姜若皎不再多說。

接下來天氣逐漸轉冷,食肆的生意也冷清下來,每日只在飯點熱鬧一小會,別的時候幾乎是門可羅雀。

姜若皎也不氣餒,挑了個生意不忙的日子閉店一日,帶姜映雪去寺里還願。

姜若皎心裏不怎麼相信神佛,不過早些年姜映雪生病了,她到寺里許過願讓姜映雪早日康復。

聽人說若是不去還願,老天會把好運收回去,姜若皎便秉承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想法帶着姜映雪再去寺里一趟。

後來姜若皎幫寺里做了回齋飯,主持嘗了很喜歡,親自為她父母供了燈,說是能引他們往極樂之處。

姜若皎不知這種說法是否可信,又懷揣著「既然不用錢那就試試看吧」的想法應允下來。

等燈供上了,她才知曉自己還得每個月挑一兩天過來燈前誠心誠意地給父母念經(順便給主持做頓齋飯)。

姜若皎懷疑主持是故意的。

佛門的便宜一點都不好占!

姜若皎姐妹倆才踏入寺門,便被眼尖的小沙彌瞧見了。

對方迎上前來對姜若皎說道:「姜姐姐,你來得倒巧了,主持今日有貴客,正琢磨著要不要派人去食肆那邊請你過來一趟。」

姜若皎含笑睨著小沙彌,說道:「主持有請,我自是不敢推脫,只是我還得去給父母念經來着。」

對上姜若皎明顯帶着促狹的笑臉,小沙彌面上一紅。

自家師父替姜家父母供燈存的什麼心思,簡直不要太明顯!

他們這些沒多大話語權的小沙彌也很無奈啊,他們又不能說主持就是在貪那麼一口吃的。

小沙彌說道:「這個不愁,我們師兄弟幾個替姜姐姐你念去,今天保准幫姜姐姐你們姐妹二人多念十遍!」

姜若皎也沒再為難小沙彌,她隨口詢問:「什麼貴客竟讓主持這樣上心?」

姜若皎問得隨意,小沙彌想着沒什麼好隱瞞的,便爽快答道:「不是旁人,正是平西王太妃她老人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高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高嫁
上一章下一章

第 2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