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白馬渡口

第927章 白馬渡口

精心設下埋伏,卻無功而返,這讓眾將有計謀上不如對手,處於下風的感覺,自信心遭到打擊。

眾人正為銀術可的狡猾,感到頭疼時,聽聞寧策已看穿對方伎倆,不禁皆是心中一振。

寧策微笑着望向眾人,神色淡然,

「我軍士卒精銳,埋伏隱蔽,但銀術可卻能接連三次看穿陷阱,這顯然不是因為他運氣好,

本官猜測,他應該用的是海東青,來查看敵軍動向!」

眾將聞言,頓時恍然大悟。

海東青這種猛禽,可以被人馴化,馴化后不但可以利用它查看獵物的蹤跡,捕捉獵物,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可以用它來查看遠處的敵人。

百獸之中,鷹的視力最強,縱然在高高的天空飛翔,它也能看到地面上小小的獵物如老鼠,狐狸等,

發現聚集在一起的宋軍士卒,對海東青而言,並不困難。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銀術可能三番五次躲過宋軍設下的陷阱,不是此人計謀有多高深,乃是他擅用海東青偵查敵情!

武松很欽佩地望向寧策,

暗想自家大人,真是了不起,很多看似無解的難題,他卻能輕輕鬆鬆,便隨手解決。

楊志道:「女真生於白山黑水之間,擅長打獵,畜養猛禽用來偵查,倒也是其看家本領,

只是對方有如此利器,我軍難以伏擊對方,

但金兵至少也有兩萬之眾,若與其硬拼,我軍士卒損傷也不會小,會影響王爺救援汴京的大計。」

楊再興也道:「更可怕的是完顏宗弼到來的消息,此人掌控金國最強兵馬鐵浮屠,作戰風格剛猛暴烈,他與陰險狡詐的銀術可配合,一剛一柔,實在令人頭疼。」

寧策不動神色地彈去衣衫上的灰塵,神態一如既往的鎮定,

「這兩人雖然厲害,但並不是無懈可擊,本王早已成竹在胸,諸位不必擔心。」

王寅想了想,便勒馬上前,低聲道:「大人,借一步說話。」

寧策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想了想,便撥轉馬頭,帶着王寅來到路旁,

迎面拂來山野清新的微風,雨後的山林,顯得分外青翠欲滴,不遠處,溪水潺潺,清澈見底,偶爾有魚兒從水中高高躍起,

寧策勒住戰馬,欣賞著山野風光,

王寅並不敢隨意開口,

良久,寧策方才頭也不回地問:「你……,想勸本官放棄?」

王寅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點了點頭,

「果然什麼都瞞不過主公,

其實屬下以為,當今皇上對主公並不友善,主公心中所念者,唯帝姬一人而已,

為區區一女子,甘冒如此奇險,與金兀朮,銀術可兩大名將硬碰硬交手,

屬下以為,此舉殊為不智也。」

「若汴京城破,二帝授首,亂世定然降臨,

主公威望深重,手握西北,山東兩地,燕雲一帶百姓,也是仰慕主公已久,

主公有黑虎軍這樣的強兵,又掌控民心,到時振臂一呼,定然天下景從!」

「若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

王寅很激動地望向寧策,他大膽地向寧策勾勒出一幅宏圖霸業圖,

坐視汴京城破,徽欽二帝戰死,到時天下必然大亂,

到時寧策便可以趁勢而起,利用手中勢力,奪取天下!

在王寅激動的目光注視下,

寧策終於微微側身,望向對方,

淡淡地問了一句,「那汴京城中的百萬百姓,該怎麼辦?」

王寅一怔,隨即突然便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寧策嘆了口氣,目光望向不遠處的一株參天大樹,

樹蔭濃密,樹榦粗壯,枝葉遠遠地伸展了開去,

彷彿大傘般,庇護著樹蔭下面的草木,

「本王建立黑虎軍,乃是為了保護天下蒼生,

為一己之私,坐視汴京城百萬百姓,陷於刀山火海,

此事,本王做不出來。」

王寅羞慚低頭,

「王爺教訓的是,是屬下太過急切了。」

寧策扭頭,安慰他道:「如今朝廷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本王早已看在眼中,也遲早會對此,加以改變,

你……,

且不必着急。」

王寅疑惑地抬頭,琢磨著寧策話語中的寓意,

就在這時,卻見遠處突然便有一彪軍馬,匆匆而來,

當先大將,手持瀝泉槍,威風凜凜,不是岳飛,又是何人?

寧策見狀,不由得心中一動,

當即大喜,

「鵬舉既來,金兀朮可破矣!」

靖康元年五月三十日,

還有一天,就到了跟茂德帝姬約定,趕到汴京的日子

淅淅瀝瀝的雨點中,寧策留下折彥質,姚友仲兩將,率領四千兵馬,在雲台山中,冒充大軍,以迷惑金兵,

自己則親自帶領主力大軍,於凌晨出發,匆匆趕往白馬津。

白馬津,是一處古老的渡口,

三國時關羽曾在此地,怒斬袁紹大將顏良,

時光斗轉星移,如今卻是李綱派遣岳飛,與寧策約定,在白馬津匯合,以船隻送寧策大軍度過黃河,去救汴京。

金兵包圍汴京后,李綱可謂是心急如焚,他起初謹遵朝廷命令,並不敢輕易派兵去京師勤王,

說起來這也是耿南仲和唐恪乾的好事,就為了省下一點錢糧,

畢竟勤王軍到了京師,朝廷總要管飯吧?總要發餉銀吧?

所謂皇帝不差餓兵,

但這兩人一開始,並沒有把事情想得太嚴重,所以才會命令,不許勤王之師來,

待金兵突然殺到,將汴京城圍得水泄不通時,

耿,唐兩人也傻了眼,

他們現在想往外發號施令,命各地前來勤王,也不趕趟了。

得知汴京被圍后,李綱猶豫了幾日,最終果斷決定,違背朝廷命令,準備率軍前去勤王救駕。

但李綱有勇有謀,他所在的濟南府,剛剛收復沒幾個月,雖然有七八千兵馬,但全是新兵,

用來守城,扔扔手榴彈還行,在野外跟金兵作戰,那肯定是一戰即潰。

於是李綱親自前去大名府,德州,以及青州等地,搬取救兵。

在李綱的說服下,梁中書,劉延慶兩人先後出兵勤王,但就在前日,兩人雙雙被金兵擊敗,

而駐守青州的張憲,可不像岳飛那麼好說話,他婉拒了李綱的請求,

青州等地的兵馬,新兵也不少,並且還要保護家園,真正能抽調出來的戰兵,也就四千餘人,

這四千兵馬,張憲一直死死抓在手中,直到寧策從太原發出的命令傳來,張憲方才率領四千精兵出征,準備按寧策的命令,襲擾金兵。

從張憲口中,得知寧策出征的消息后,李綱當即大喜,急忙利用自己的人脈,拼湊了一支船隊出來,準備接應寧策渡河,

岳飛也帶了五百騎兵前來,協助李綱,

此刻,在遼闊的黃河上,滾滾濁流中,一艘高大的樓船,率領大批綱船,出現在白馬津渡口外。

所謂綱船,便是漕運船,這種船體厚實笨重,非常適合運輸,

漕運船平時運糧,運花石,運兵自然也沒問題。

而所謂樓船,是指船上有好幾層甲板,看起來就像小樓一般大船,樓船船體高,士卒在裏面,可以居高臨下,用弓矢殺傷敵軍,

但因樓船的重心高,所以抗風浪能力差,一般都用在江河中,很少用在風大浪急的海上。

樓船寬大的甲板上,李綱,高廉,劉光世,張俊等人,扶著欄桿,在淅淅瀝瀝的雨中,目光焦急地,望着渡口方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宋一匹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北宋一匹夫
上一章下一章

第927章 白馬渡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