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差距巨大

第三百二十六章 差距巨大

聽着康熙甩鍋的話語,張英有些失望,就連崇禎都能在危難時刻下罪己詔,攬下責任,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刻,做為大清的當家人難道不該有一點擔當嗎?

可是張英知道他們回到長安就已經等於是羊入虎口,陳廷敬剛才的話屬於說客的開場白,難聽的話說一遍還行,再多說幾遍,就是不識抬舉了。

因此聽完康熙的抱怨張英說道:「陛下!關外遼東肯定是回不去了,那裏離京師太近,鄭氏已經決定將都城定在京師,怎麼可能在都城門口放一個隨時有可能翻臉的勢力。

俗話說的好『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想要保證安全,就要遠離鄭氏,讓鄭氏就算要攻打我大清也得費九牛二虎之力得不償失。」

康熙聽出了張英話里的意思,可是環顧華夏輿圖,康熙想不出除了遼東關外還有哪個地方能夠讓滿清幾百萬人口容身。

「不讓我大清去遼東,我大清還能去哪裏,總不能跑到草原與蒙古人爭奪牧場吧?」

「鄭氏如何安置我們,臣並不清楚,只要陛下下定決心,臣願意再次出使鄭氏與鄭氏談判,爭取為大清爭得一個好的條件。」

康熙猶豫了半天,也無法做出決定,這件事的關係太大,根本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做出決定的。如今滿清被分為兩大塊,一塊是被鄭氏困在鐵嶺關與撫順關以北的老滿洲,一塊就是被困在陝甘的滿洲人。

老滿洲的人口成分比較單一,大多數都是滿洲人,而陝甘的滿清人口非常複雜,既有入關的滿洲人,又有跟隨滿清入關的關外漢人,更多的是入關后招攬的漢人人才,以及投降的綠營官兵。

隨着三藩之亂八旗軍隊越來越沒有戰鬥力,滿清開始大量啟用綠營將領,滿清的力量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大量的漢人將領開始身居高位,最典型的就是西北四名將。

隨着漢人將領的地位不斷的提高,

滿人將領又不是很爭氣,這種情況下滿清不得不大幅提高漢人的地位,不能再將漢人文武當成滿人的附庸。

與華夏談判退出中原,對於滿人來說不是一個難以接受的條件,畢竟原本這裏也不是他們的老家,離開了也沒損失多少東西。

可是對於漢人文武來說就不一樣了,在關外不管是漢人當皇帝還是滿人當皇帝,他們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在地方上依然能夠當他們的土皇帝,一旦離開故土,再想作威作福那就難了。

因此漢人文武肯定不會那麼輕易地同意撤離關內,去一個吉凶未卜的地方,給滿清當官與給鄭氏當官沒有什麼不同,大不了就投降鄭氏。

若是漢人武裝不跟着走,滿清的實力就會削弱大半,就算去了新的地方,恐怕在本地勢力的壓迫下也難以立足。

正是這種擔憂讓康熙遲遲下不了決心,張英與陳廷敬懷着忐忑的心情在宅邸中等候了好幾天的時間也不見皇宮有任何的消息傳出來。

就在兩人覺得沒有多少希望的時候,二人再次被康熙召進宮中,再次見到康熙,康熙屏退殿內的閑雜人等,沉聲說道:「朕不管你二人與鄭氏達成了什麼樣的交易,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朕對鄭氏就一個要求,那就是關中的大清軍民,以及遼東的大清軍民鄭氏必須無條件的放行,讓我大清人馬合併。」

張英與陳廷敬二人心中大定,二人從沒想過康熙會糊裏糊塗地接受他們的建議,以康熙的聰慧自然能看得出二人的心已經不在大清這邊。

不過兩人很清楚,他們還有利用價值,只要能夠在與鄭氏的談判中,讓大清的實力保存,兩人以及身後的家人就是安全的。

「皇上!臣與敦復的所作所為從來沒有對大清不利之心,然而眼下敵強我弱,為了大清社稷不被覆滅,該低頭的時候還是要低頭啊!」

「陳愛卿的話雖然不好聽,但也是實話,大清如今確實技不如人,形勢危急。然而鄭氏會有這麼好心,放着滅我社稷的大功不要,給我大清重整旗鼓的機會。」

「別的臣不清楚,不過鄭氏真的從來就沒有將大清當成敵人,大清的衰敗源於三藩,並不是源於鄭氏。雖然說鄭氏在我大清最虛弱的時候發動統一之戰有些勝之不武,但是站在鄭氏的立場上這麼做能給減少很大的損失,以最小的代價完成天下的統一。

若是我大清能夠主動將關中、隴右讓出來,讓鄭氏兵不血刃拿下西北,臣相信鄭氏會給予我大清一個不錯的條件。

就連逆吳鄭氏都能給其找到一塊大島,在那塊大島上稱王稱霸,憑着我大清的實力,有了鄭氏的支持,什麼樣的地方打不下來。」

張英也補充道:「皇上!臣與子端兄願意再次出使鄭氏,與鄭氏談判,爭取能夠談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

康熙沉吟了一會兒,長嘆一聲說道:「事已至此!死馬當活馬醫吧!朕給予你們二人全權與鄭氏談判,只要大清不被滅國,其他的條件都可以談。

不過朕還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鄭氏不得私下接受大清的文官武將投降,尤其是漢臣!」

這一條讓陳廷敬與張英心中一顫,儘管二人知道這一條不是針對他們二人的,可是想到二人的身份,還是心有餘悸。

二人點頭應下差事,快速從長安出發趕赴潼關,在潼關外見到了華夏大將周全斌,向周全斌說明來意,周全斌將二人安置在軍營之中,向京師八百里加急遞送滿清的談判請求。

京師的華夏高層在三天後收到了周全斌送回的消息,華夏高層經過商議之後,派出餘震瀚與華夏王嫡子鄭克勤為正副使者的談判團隊。

鄭克勤做為華夏王世子,這是第一次承擔如此重任,這一舉動也被華夏朝堂上下視為華夏王對世子的培養。

鄭克勤可不是一直長在深宮中不諳世事的毛孩子,除了讀書之外,鄭經還將其化名安置在軍事學堂之中當做普通的一名學員兵進行鍛煉。

除了軍隊高層之外,就連鄭克勤的教官都不知道鄭克勤的真實身份。這個只有十六七歲的新兵在軍事學堂的學習和訓練中非常的刻苦,學習和訓練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兩年的軍事學堂學習生涯結束之後,鄭克勤與他的同學們被分到了各個部隊中服役。鄭克勤由於身份特殊,被安排到了楊來嘉的侍衛親軍中服役。

這麼安排就是要讓太子爺與保鏢團隊保持親密關係,別看在軍事學堂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鄭克勤的身份,在侍衛親軍鄭克勤的身份可保密不了。

畢竟侍衛們做的就是保護鄭家人的差事,對鄭家人的相貌肯定非常熟悉,對於太子爺到他們中間當兵,侍衛們當然是歡迎的,

跟未來的華夏皇帝,現在的太子爺一起共過事、扛過槍,只要不是太沒眼力勁兒,就不會混的太差。這也是鄭經有意為兒子鋪路,不管兒子是否有一代英主的天分,都無法改變他儲君的身份。

這就是君主世襲制,除非鄭經給子孫後代開一個壞頭,讓後代的繼承人制度出現混亂,每一次權力轉移都會腥風血雨。

想要順利登上皇位,身邊的班底那是必不可少,這些鄭克勤在軍校的同學,以及在侍衛親軍中的袍澤就是他最初的班底。

等到這些人成長起來,肯定會形成一個以鄭克勤為中心的太子黨,這些人天生就被打上太子一系的烙印,想要改變都非常困難。

如今已經是華夏興武十一年,滿清康熙二十六年。

鄭克勤已經十八歲,雖然還不能單獨挑大樑,但是完全可以跟着文武官員進行學習,為以後順利接班打好基礎。

這一次的談判,鄭經給了餘震瀚一張地圖,在地圖上圈出一塊地方告訴餘震瀚,這個地方原本黃金家族欽察汗國的地盤,現在這裏的統治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

華夏可以幫助滿清擊敗準噶爾,打開西進的通道,滿清最後的定居地點就是這裏,這裏地勢與滿清的老家差不多,但是氣候卻比滿清溫和了許多,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非常理想的生存之地。

至於滿清將來在這個地方能夠擴張到什麼程度,那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很快餘震瀚與鄭克勤就趕到了潼關,餘震瀚與兩人是老熟人,雙方也沒有什麼隔閡。在屏退了閑雜人等后,陳廷敬與張英再次鄭重地給鄭克勤行禮道:「臣陳廷敬、張英拜見太子殿下!」

「兩位先生免禮!孤是晚輩不敢受兩位先生的大禮。」鄭克勤側身讓了半禮,出言謙遜道。

兩人也不再堅持,雖然說鄭克勤的太子之位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鄭經還沒有正式登基稱帝,太子之位也沒有正式冊封,一些話點到為止就行了。

話題轉入正題之後,陳廷敬正色說道:「滿清皇帝康熙已經同意退出中原,他們想知道華夏打算將他們安置到什麼地方?」

餘震瀚親自將鄭經給他的地圖掛在軍帳的幕牆上,指着地圖說道:「兩位請看!」

張英與陳廷敬的目光被吸引到地圖上,之間餘震瀚指着地圖說道:「這裏是北海,蘇武曾經牧羊的地方,如今我華夏大軍已經將盤踞在這裏的羅剎人殲滅,羅剎人的殘部向西退往了他們在漠北一座叫做托木斯克的堡壘。

下一步就是進軍托木斯克,我軍的最終目標就是將羅剎人徹底的趕到烏拉爾山以西,不允許羅剎人再踏入烏拉爾山以東半步。

而滿清西進最大的阻力就是羅剎人和準噶爾人,朝廷可以給予你們包括武器、糧草等物資的援助,同時還會派出教官幫助你們訓練士兵,幫助儘快掌握華夏的武器裝備。

由我軍牽制住羅剎人的一部分力量,你們的西進也會更加容易一些。」

「余大人!你給我二人透個底,華夏王要將滿清打發到什麼地方?」張英看着餘震瀚指着地圖一通解說,聽得是雲山霧罩,若是他沒有記錯的話,這些地方可都是蠻荒之地,就算打下來也沒有什麼產出,真不知道要這些蠻荒的土地做什麼?

「張先生稍安勿躁,給你們將這些是為了告訴你們,一旦西進將要面臨的形勢,準噶爾人不用某說,你們也很熟悉,這股勢力是瓦剌人的後裔,如今漸漸強大起來,佔據了整個西域。

你們必須要將准噶人徹底擊敗才能打通西進的道路,擊穿準噶爾的阻攔之後,你們最終回來到這裏!」說着餘震瀚用手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張英與陳廷敬久在康熙身邊顧問,對地圖並不陌生,大致換算了一下距離心中震驚不已,華夏方面實在是夠狠,這一杆子就將滿清支到了萬里之外。

滿清只要到了這個地方,再想回到東方可就難了,華夏肯定會在回來的路上設置層層障礙,讓滿清再想回來難如登天。

「余大人!為何要將滿清發配到這麼遠的地方?若不是某對華夏了解,-恐怕會認為這是華夏想要在漫長的遷徙途中徹底滅了滿清。

這樣做還不會背負一個嗜殺殘忍的名聲,畢竟滿清是在遷徙的過程中,被沿途的勢力所滅亡。」

「說句實在話,某也不清楚大王的想法,大王只說了一句,這一片地方是僅次於華夏的最好的土地,滿清現在已經完全成為了農耕民族,那裏的大平原黑土地,足夠養活幾千萬人口。

只要滿清上下勵精圖治,將那裏的蒙古人,以及其他的一些本地百姓整合起來,一定能夠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

不過你們要提醒玄燁,到了哪裏一定要強軍備戰,警惕身邊的羅剎人,羅剎人生活在極寒之地,性格堅韌,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若是放鬆警惕,很有可能被羅剎人滅了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之海權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之海權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差距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