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

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

卻說尚知縣欠了幾家銀錢莊鋪的債務后,在金水橋投河,感到內情蹊蹺的天子下諭去查,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有個技術性問題,由誰去查?朝廷部院寺監中,沒有哪個衙門明確是負責處理官員債務問題,或者說是負責管轄銀錢莊鋪事務。

以前也沒有這種先例,天子順嘴說了個「有司。」卻都不知道該是哪一個。徐首輔按照慣例代表大臣出列接旨,不得不問一句:「此事所屬何曹,請聖上示下。」

景和天子垂詢道:「依徐先生所見,此事該屬何曹?」

「當屬刑部。」徐首輔奏對道。他看得出來,這事就是個小渾水,很容易裏外不落好,而且天子明顯對此中規矩不清不楚的,還是讓刑部去查罷。刑部馮尚書是天子親自從浙江巡撫任上簡拔入朝的,出了什麼問題,天子也怨不得別人。

景和天子沒想那麼多,只覺刑部查案理所當然,便准奏道:「可。」至於其他人,多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又不是什麼國際民生大事,自然沒有反對意見。

馮尚書心中叫苦不迭,這個事並不大,但水太渾,做好了功勞不會有,即便踩一腳泥也很不划算。

糾結之處在於,首先辦事要先摸清上司心思,可現在天子怎麼想的讓人摸不清。因為天子明顯不懂其中門道,隨口說的要查,心裏什麼想法無從猜起,而且有可能隨時變化。

其次,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欠債和逼債之間,誰對誰錯只怕比家務事還難斷。再說官債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自己判了一個,成了判例后只怕要影響到一片。

第三,那幫放高利貸的西商也未必就是軟柿子,聽說出自西省的彭閣老與西商關係密切的很,處理不好又要惹起風波。現在他們從龍派進過打擊后較為勢弱,此時與彭閣老對抗並不是好時機。

不過馮尚書叫苦歸叫苦,但推無可推。對於京師錢債糾紛案件,刑部是名義上的最高裁決衙門。尚知縣固然是官員,行為也很出格,但本質上仍舊是錢債糾紛,刑部不出面查,還能推到哪個衙門去?

如果李佑還擔任提督五城御史,以他的能力只怕早就將京師民事案件大權獨攬了,那麼這個時候就可以順水推舟的讓他去頭疼,可惜可惜,馮尚書接了旨意后暗暗感慨道。

朝議散了,群臣各自出宮,路上少不得談論起今日朝會這樁知縣跳金水河的奇事。朝廷中有的是精明人,稍加揣摩並互相議論佐證,便紛紛猜出了很多細節。

尚知縣肯定是遭到債主強力逼債了,不然不會如此極端。官員借債的很多,但一般不會被強力逼債,如果真遭遇強力逼債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被債主認為失去還債能力。

庸俗的說,就是此人宦海前途無望或者由於各種原因在任上遲遲掙不到錢,這就叫失去還債能力。

估計那尚老知縣乃有功之臣,自以為升職在望,所以照着老傳統借債在京師活動,等陞官之後再想法子還債。

但世事難測,天下之事不如意者十之**,看尚老知縣那年紀,八成是讓吏部考評為年老致仕了…

那可真是一道晴天霹靂,家境清貧之人徹底退出官場就意味着喪失「還債能力。」借給他錢的債主估計也着急了,所以才會加緊逼債。然後尚老知縣便忍無可忍、不堪其辱,憤而在朝覲天子之日投河自盡。

議論到這裏,眾官員不禁唏噓不已。一個有功勛的官員,卻被潛規矩和商家逼到跳河,不能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物傷其類啊。

李佑出了午門,徑自來到東朝房去看望尚知縣,作為一起戰鬥過的老相識,禮節上「應當」如此。

然而老知縣已經不在了,李佑向當值之人打聽,卻得知尚知縣已經被大學士們下令送回了住處,聽說他住在東城淮泗會館。

李佑嘆道:「尚大人與我算是有過同僚之義,怎能棄之不顧。」隨即又趕到東城,向會館里夥計問了地方,這才找到尚知縣寓居之地。

尚知縣確實沒什麼錢,只和下人租住了裏外兩間屋子,地方都不大。此時尚知縣因為落了水,正在裏間床上休養。

李佑進去后見老知縣唉聲嘆氣愁眉苦臉,便揮揮手將隨從下人都打發出去,單獨與尚知縣說話。

「老夫今日在大庭廣眾下出乖賣丑,一世清名真是毀於一旦,自此面目無存,羞於見人矣。」老知縣憋著一肚子話不能與別人講,見了李佑就痛心疾首說。

李佑勸道:「事已至此,何須多想,皇天不負苦心人,必有所得。他日世侄到京,我一定多加關照。」

兩人尚未說得幾句,忽然聽到屋外吵鬧起來,聲音嘈雜,吵得李佑與尚知縣沒法繼續交談。

李佑皺眉掀了門簾走出屋去,卻見院中新來了三個人,被自己的隨從擋住,正在爭吵。

「為何生事喧嘩?」李佑問。

韓宗連忙過來回復道:「小的和其他弟兄依照老爺吩咐,把守此處,那幾位卻硬要進來,不得不阻攔。」

李佑抬眼看去,對面幾人當中的為首者年紀約有三十餘,身形胖大,也正朝着自己這邊打量。

那人見李佑看到他,便上前一步,作揖道:「這位老爺請了,小的姓孟,坊間稱作孟五,特來尋尚老爺的。」

李佑淡淡的問道:「你來尋尚大人作甚?」

鄭五答道:「尚老爺欠了我們和源銀庄三百兩銀子,俗話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所以小的前來催討。」

李佑沉吟不語,心中暗道他們大概還不知道今天尚知縣在金水橋投河的事情,否則肯定要觀望風頭,不至於如此沒眼色的上門逼債。

又不由自主的在心裏嘀咕道,尚知縣這齣戲演的還真專業,招的債主們急急忙忙上門逼債。他老人家目的不會是打算把事鬧大后趁機賴債不還罷?

既然自己遇到了此事,那麼應當如何是好?遇到這個突發事件,李佑作為幕後製片人一時拿不定主意,不知哪個選擇是最優選項,可以更好的促進自己設想實現。

正李佑考慮因果時,那邊鄭五也在偷偷觀察,對面人的身份太明顯了,雖然他是微服,但從擺的譜看就可以斷定是位官老爺。

放在外地,那他就只有下跪磕頭的份,但在官員滿地走的京城,如何與官員打交道是一門學問。不能將官員不當回事,也不能太當回事,有的可以不用當回事,有的則必須當回事,運乎之妙在於一心也。

鄭五大爺一開始拿不準對面這位年輕官員的來路,對方不亮出身份,那也也沒辦法,只能靠自己察言觀色了。**們這行的,察言觀色是必備技能,沒這個技能就混不下去。

看到對方「猶豫不決。」鄭五大爺登時就做出了判斷,此人是不用太當回事的那種官員!

理由很簡單,這位官老爺若真底氣十足,那就應該毫不猶豫的擺出官威,厲聲喝罵自己,或者吩咐左右將自己打出去!

但那位官老爺卻遲疑不定,這就說明,他大概是因為權勢不足而心虛,擔心惹不起銀庄背後的勢力,而且估計他與尚知縣交情不足,不值得出面。

再說世態炎涼,尚知縣這種外地官,真要有強力援助也不至於如此落魄,往來只怕也沒什麼當紅人物。像眼前這位初入官場的年輕官員,除了靠着師門名頭,能有多大真正勢力。要知道,並非人人都是那李佑,一百年也未必能出一個。

心裏計議已定,對眼前這位官老爺做出了正確評估后,鄭五放開了膽量,主動對李佑道:「我家源和銀庄與朝中老爺們也多有交情的,這位老爺須得三思。尚老爺欠債這事也與你無關,還請你讓一讓門口,放我等進去,不然大家顏面上不好看。」

李佑在沉思中被打斷,聽到鄭五無禮之言,愕然無語,這廝是對誰說話呢?

韓宗覺得自家老爺今天表現有點不夠勁道,在李佑身邊悄聲問道:「幾個無賴潑皮而已,老爺因何優柔?」

李佑低聲道:「尚知縣的事你也知道幾分,老爺我正想,是讓你們大打出手,殺一殺這些惡棍比較好,還是我們故意被這些惡棍打得狼狽而逃比較好?」

只從完美權謀和厚黑學的角度,李佑選擇應該很簡單,那就是要故意挑起事端,然後被打的落荒而逃,最好他自己掛點彩。

這樣前有尚知縣被逼債投水自盡,後有尚知縣好友李大人被債主爪牙毆打驅逐,必然是轟動京師,內外震動,造成可讓李佑渾水摸魚的氛圍。

但是讓李佑猶豫的是,這樣裝作被打跑有損自己臉面和形象。不管有什麼理由,被打了就是個很粗俗的丟人事。

兩種選擇,讓李佑感到糾結。

韓宗搖搖頭,「這次老爺你是當局者迷,小的卻旁觀者清了。」

「此話何解?」李佑疑道。

韓宗嘆口氣,「老爺你要被打,只怕滿朝有不少叫好的,誰知道能有多少同情分?說不定自討其辱,何苦如此糾結哪。」

…….

…….

…….

「走又不走,讓又不讓,擋什麼道!」那邊鄭五還在叫道。

李佑對手下身懷暗刃的隨從大喝:「給本官狠狠地打!務必要出一條人命!不然韓宗你的月錢全部扣掉!」<d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奮鬥在新明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奮鬥在新明朝
上一章下一章

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