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社會性消失

第一百一十七章 社會性消失

我是誰?取決於我認為我是誰,更取決於在別人眼裏我是誰,如果一個人在別人眼裏不存在,那麼這個人也就等同於不存在,因為無法自證存在這一事實。這便是對立統一。

為了提高生存能力,人融入到了家庭、族群、社群、國家……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當佔據人際關係網中心位置的時候也就成了一方的統治者。

但要維持統治地位,就需要對眾人持續施加影響。比起現實世界的客觀不可控,虛擬世界的主觀就可控多了。從一根網線聯通世界的大一統,到走向渠道壟斷、資本壟斷、信息壟斷,互聯網用短短几十年便走完了一個帝國百年興衰所走的征途。

隨着數字化所揚起的信息沙塵暴,已經可以讓人在滾滾紅塵中寸步難行了,此時眾人需要嚮導。

而人工智能恰好出現,恰好又能解決這一難題。這些所謂的巧合,只是必然的結果。在此之前,數字人便開始利用羊群效應製造信息垃圾,傾倒在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裏,人們不得不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里翻找著有用的信息。環境治理問題成了社會痛點,這就給人工智能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為了完成基礎設備的更新換代對接超腦,馬克毫不吝嗇地給予各國代理人動用資本的力量,這些錢對他來說不過是跳動的數字,用之於民取之於民。

誰都想成為一方的統治者,馬克給了各國代理人特別是趙蕾足夠高的超腦管理許可權,畢竟對於有着悠久文化底蘊且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度,扶持傀儡更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從中國典籍《孟子·公孫丑下》中,馬克謹記天時地利人和之理。超腦就如同及時雨般清洗著社會的各行各業,其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所帶來的效率提升,讓人產生了依賴性,不管大事小事從開始諮詢它的意見到不知不覺中聽命於它。

當逐一畫地為牢后,超腦通過接管的數字人發動羊群效應,便可以實施精準到個人的分而治之。我是誰,在這裏不取決於我認為我是誰,也不取決於在別人眼裏我是誰,因為人們似乎忽略了虛擬世界本就是水中月鏡中花這一事實,人們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人。至於集體主義還是個人主義,在這個世界都是為了鞏固壟斷地位、維持統治秩序而服務的名詞。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至今的中國,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經也經歷了分分合合,但因為有了中華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所凝聚出來的集體認同感,有了這個魂中華民族最終依舊走向了大一統。

中西文化最大的差異是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中西政權最大的差異是一個掌握在政府手裏,一個掌握在財閥手裏。

改革開放的這些年,引入西方資本發展經濟的同時,他們的觸手逐漸取代了國家開始實施對國民精神上的統治權力。雖然國家後知後覺地宣傳中華傳統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遣餘力地努力着,但精緻的利己主義早已成了這個時代的普世價值觀。雖然李誠盡心儘力傳播著中華傳統文化,但也只能做到徒有其表,因為那個魂那個集體主義早已被個人主義當成桎梏拋棄在歷史長河裏。

比起宗教對人思想的禁錮,資本主義是對人思想的囚禁。

只有在個人主義下,囚徒效應才不至於失效,而這是資本主義統治的關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思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思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社會性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