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地產商與港府

第302章 地產商與港府

第302章地產商與港府

5月,港府的官地拍賣推出了兩塊地皮。

第一塊地位於粉嶺,拍賣底價18億港幣,媒體預計這塊地皮的成交價不會低於28億港幣;第二塊地在元朗,拍賣底價4.8億港幣,媒體預計成交價將介於7~8億港幣之間。

兩塊地的成交價是媒體依據過往拍賣會上的情況,再結合當前火熱的市場行情做出的預估。

但超過五成的增幅有些虛高,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兩塊地的成交價會高出底價三成左右。

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拍賣結果爆出了大冷門,整個拍賣會現場有出價的公司寥寥無幾,這兩塊地僅以略高於底價成交。

當天的拍賣會上,粉嶺的那塊地首先上拍,拍賣師宣佈以18億港幣開拍,每次加價不得低於2千萬港幣。

卻不料,開拍后竟有長達8分鐘沒有一家公司出價,任憑拍賣師在台上口吐蓮花,在座的地產商全部坐着一動不動。這在香江官地拍賣會上是從未出現過的情況,被媒體形容為「黑色八分鐘」。

隨後南豐地產首先開價,另外有兩家地產公司參與了競價,不過每家公司都只出價了一次。

整個競價過程中,各家公司交頭接耳異常忙碌,最後在現場達成一致,由南豐地產出面以20.4億港元中標。

第二塊元朗地皮的拍賣,簡直就是之前第一塊地的翻版。起拍價4.8億港幣,每次加價不得低於1千萬港幣。但拍賣現場只叫了三次價就徹底冷場,拍賣師無奈之下只得宣佈以5.1億港幣成交。

眾所周知,每年的港府官地拍賣都是香江地產的一個風向標,拍賣會上的火爆程度直接關聯房價的後市走勢。

如此冷清的拍賣現場,低於預期太多的成交價格,消息傳出后,樓市的掛牌價應聲而跌,股市的拋盤大增,其中以地產股跌得最凶。

媒體上一片嘩然,詳細報道了拍賣會上的詳情,並開始跟進報道,發掘其中的。

根據媒體披露出來的「內幕消息」,香江市面上有名有姓的地產商,在官地拍賣會前夕於中環一家咖啡廳「密會」,參與其中的有興元系,新鴻基,新世界,恆基兆業,恆隆,太古,新加坡發展銀行、信和、嘉里等各大港資和外資地產公司。

而拍賣會上的第一塊粉嶺地皮這些公司全部都有參股,再加上了幾家現場有意競價的公司,且第二塊元朗地皮參股的公司更多。

這些內幕消息爆出后,香江市民紛紛懷疑這些地產商在拍賣會前早已商量好合謀串標,但各家地產商事後聲稱他們只是就香江地產建設商會的會務問題召開了一次會議。

由於這個時間點太過敏感,沒人相信這些地產商的說法。

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地產商在向港府擺姿態,以賣地收入為要挾,用強硬的態度抗議港府之前出台的抑制樓市的措施。

地產商不是不可以聯合起來競拍土地,而是不能出現變相壟斷的局面。一旦地產商組織起來壟斷了官地拍賣以此來謀取暴利,香江的房地產市場就毫無公平可言了。

一時間,香江的地產商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遭受了猛烈的批評。

大公報發表社論:這一次的官地拍賣是近年來拍賣場上少有的冷落情況。以往,官地拍賣多半競投激烈,屢創新高。這一次地價突然暴跌了三分之一,並不是香港整體經濟之福,股市就首當其衝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地產股急跌,令投資者不知所措。

房價太貴,與市民的購買力完全脫節,需要作出調整。這是大家的共識,也希望能見到這種情形有序地、溫和地、緩慢地出現,而非急升之後出現暴跌。

這一次的官地拍賣,是特殊環境、特殊因素下的產物,不能以此為準,否則,會影響香江經濟的穩定,不利於平穩過渡……

大公報是內地在香江的喉舌,在還有三年就要回歸之際發出這樣嚴厲的批評聲音,是一眾地產商始料未及的事情。

鄭裕彤,李兆基等香江本地地產商的代表人物在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地價反映地產商只是為了分散投資風險,否認地產商聯手壓低地價,絕對沒有向港府示威這回事。

但這種說法並不為市民所接受,這兩塊地皮又不是所謂的地王,需要投入的資金並不算多,包括新世界和恆基在內,參加了這次拍賣會的至少有七八家地產公司有財力單獨拿下這兩塊地皮。

況且地產公司可以賣樓花,提前回籠資金,基本上不存在分攤風險一說。

其他報紙媒體上對於地產商也是罵聲一片,他們的辯解完全淹沒在了謾罵聲中。

「地產商聯手壟斷地價,必將減少港府的賣地收入,港府的錢還得用在香江,英國人又拿不走,地產商以犧牲政府庫房收入為代價,實不可取。」

「地產商低價購入了地皮,但並不會低價賣出其上修建的住宅,普通購房者休不可能買到低價住宅,地產商壓低地價,只為獲取暴利。」

……

這一次香江地產商與港府的交鋒看似低價拿了兩塊地,但面子裏子輸了個一乾二淨,把難看的吃相徹底暴露了出來。

港府順應民意,再次推出了更為嚴厲的打擊炒風的措施:地產商內部認購的比例由5成降至1成;新房交付由可以提前2年賣樓花改為提前半年才能賣樓花;買房訂金由當前的5%提高到10%等等。

另外,港府還計劃在幾年內增大土地供應量,增加公屋、私人樓宇「中價」單位的供應量,以保證樓市穩定。

有關官員向媒體表示,港府收入減少並非最重要考慮因素,最重要的是令普通市民有能力買到理想的房屋。

港府的這一套連消帶打,贏得了普通市民的擁護,地產商也不得不發表聲明,對港府打擊炒樓的措施表示贊同和歡迎。

這些措施實施后,市民歡欣鼓舞,地產商卻多持悲觀態度。香江樓市的炒風被遏制,樓價終於開始下挫。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財團的誕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財團的誕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302章 地產商與港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