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出版說明

本書為熊彼特的著作合集,包括《經濟發展理論》《從馬克思到凱恩斯的十大經濟學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三部經典學術名著。熊彼特被譽為「創新經濟學之父」,他的經濟思想對於現代創新理論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系統研讀熊彼特的重要著作,更有助於我們理解其治學思路與理論價值。也正是基於研究與教學的目的,我們翻譯出版了本書,供讀者參考之用。譯本基本保留了作品原貌,並附加了大量譯註,便於讀者閱讀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時代所限,作者的觀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讀者在閱讀時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書中的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

譯者序

21世紀屬於熊彼特——淺談熊彼特創新經濟學

熊彼特是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當代西方經濟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還是少數幾個名字被後世用以命名一個學派(新熊彼特主義經濟學派)的偉大經濟學家。熊彼特出生於1883年,順便說一下,另一位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同年出生,而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則在這一年逝世。

在熊彼特的人生經歷中,他一方面繼承了近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大師龐巴維克、瓦爾拉、馬歇爾等人的理論,其學說在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界佔有重要席位;另一方面熊彼特又與早期社會黨人有過密切的關係,這讓他的學說和主張帶有較為濃重的社會主義色彩。而熊彼特自己也認可這一說法,他在一篇文章中說,自己曾「花了40年對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進行大量的思考、觀察和研究」。那麼,他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熊彼特以創新理論為基礎,將經濟學和社會學結合起來,研究社會制度形態問題,提出了資本主義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社會主義行得通,資本主義可以自動過渡到社會主義的觀點,即「社會主義社會將不可避免地從同樣不可避免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土崩瓦解中出現」。

《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熊彼特用創新理論解釋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發生、發展和滅亡。他認為,創新是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創新包括新財富的創造、新生產方法的採用、新市場的開闢、新資源的開發和新產業組織的形成。而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創新,而經濟發展就是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不斷實現新組合。創新通過擴散,刺激大規模投資,引起高漲,只要投資機會消失,經濟轉入衰退,從而創新產生資本主義生產的經濟周期。經濟進步會讓資本主義自動進入社會主義。他的學說隨着科學技術進步在當前受到了更多學者的重視。「創造性破壞」的技術革新所導致的貧富差距無法通過凱恩斯主義的政策縮小。貧富差距使得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不斷加劇。結果每一次衰退,都需要更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以填補總需求缺口。而這非但不能消除資本主義這一內在的不穩定性,反而將加速這一進程。技術創新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之源。企業家精神驅動着技術創新,不斷淘汰舊有的生產模式,並由此帶來經濟增長的周期性波動。然而,資本主義的發展終將引發社會對企業家精神的排斥,從而導致資本主義最終的崩潰和社會主義的興起。

儘管歷史未必同熊彼特當初所描繪的路徑完全吻合,但過去數十年西方國家的興起、繁榮與衰退,印證了技術創新是如何驅動着資本主義發展,又將如何帶着資本主義走向毀滅的。

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與熊彼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論戰。凱恩斯認為經濟增長來自於持續的資本和人力投入,而熊彼特認為經濟增長來自破壞性創新。最終結果是「短期立竿見影」的凱恩斯贏得了世界性聲譽。直到「投資拉動增長」遭遇發展瓶頸時,人們發現破解經濟困局的「藥方」,只能是着眼於長遠的創新,熊彼特才是「我們時代的預言家」!

在美國等國家還在留戀凱恩斯式的短期經濟刺激時,我們應該率先擁抱熊彼特,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也是中國經濟形勢的需要。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30多年,主要是政府主導和投資驅動,通過不斷增加資本和勞動的投入換取經濟的增長。但是由於「邊際生產率遞減」規律的作用,經濟增長放緩是不可避免的。這個時候,政府就要引導企業家或創業者把資源從失去活力的舊產業中,轉移到新生的更富生產力的生產項目里,將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推動經濟長期健康發展。

因此,我們很有必要重讀熊彼特,從這位創新鼻祖的著作中吸收營養,取其精華,洋為中用!

而當我們熊彼特的著作時,就會發現熊彼特具有的驚人的時代洞察力:從經濟增長到結構性改革、從經濟轉型到宏觀調控、從企業創新到企業家精神——他為世界性經濟衰退開出了治標治本的「藥方」:

1.破壞性創新。所謂「破壞性創新」,我們拆解來看,一邊是「破壞」原有技術和產業,一邊是產生新技術和新產業,它包括技術創新、組織創新、漸進創新、根本創新、模仿創新與原始創新等。以顛覆性的方式,把原材料和力量組合起來,包括生產新商品或者用新方法生產老商品;通過開闢原料供應中心來源或產品的新銷路;通過改組工業結構等手段來改良或徹底改革生產模式、將舊有產業搭配新技術升級、低端市場和零消費市場顛覆性創新等,其理論邏輯是:企業家——實現新組合(創新)——經濟發展。

簡而言之,破壞性創新就是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來改造提升傳統行業,解決產生過剩和重複建設問題。

2.創新群。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創新群概念,創新群可以被看作是國家創新系統,它可能是一定地域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專業科技服務機構等要素的組合,主要着眼於產業發展和由產業發展帶動的需求和市場,創新群是創新驅動型經濟中作為國家競爭力的有力武器!

3.經濟周期循環論。熊彼特認為,當經濟周期從景氣循環到谷底的同時,也是某些企業家被淘汰出局而另一些企業家必須要「創新」以求生存的時候。因此,每一次蕭條都包孕著新技術革新的可能。從上述文字中可見,與凱恩斯不同,熊彼特的商業周期理論主要從技術創新的視角解釋了經濟波動和商業周期的發生。他認為,市場經濟本身具有繁榮和蕭條的周期性特徵,而生產技術的革新和生產方法的變革在其中起著至高無上的作用。

熊彼特和凱恩斯100周年誕辰之際,德魯克在《福布斯》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現代預言家:是熊彼特還是凱恩斯?》的文章,指出「在某種方式上,凱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歷史上最著名哲學家的對抗——才華橫溢、精明機智、鋒芒畢露的詭辯者巴門尼德,與動作遲緩、面貌醜陋,但卻富有智慧的蘇格拉底之間的柏拉圖式的論辯。在兩次大戰期間,沒人比凱恩斯更有才氣,更精明,熊彼特則表現得平淡無奇——但他有智慧。聰明贏得一時,而智慧天長地久。」

凱恩斯屬於20世紀,而21世紀屬於熊彼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熊彼特經濟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熊彼特經濟學
上一章下一章

出版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