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結局

第三百二十九章 結局

嘉慶六年七月,陝西同州府朝邑縣邑庄大戶何氏族長何守財和其弟何守富突然趕到陝西巡撫衙門,向巡撫姚促舉報:南洋總督何貴意欲叛國西逃。

剛一接到這份舉報的時候,姚促還以為何守財兄弟兩個是在跟他開玩笑。沒錯,他是跟何貴沒什麼交集,但也知道何貴在朝廷上的力量。雖然最近十年何貴差不多一直在南洋,但其人在北京朝堂上的影響力卻非同小可,尤其是跟如今主持朝政的文華殿大學士劉墉交情不淺,還有那位孫士毅孫大人,聽說也正是聽取了何貴的建議,才得以重新復職的。還有,當年和珅逃遁這麼大的案子,人人都在懷疑何貴,朝廷不也沒把他怎麼樣?甚至於,嘉慶見何貴長年鎮守南洋,勞苦功高,在兵部尚書銜之後,又升其為一等伯爵以未安慰,可見對基人的恩寵程度。……這麼一個人,別說是他一個陝西巡撫,就是陝甘總督當面,也不敢隨便招惹。

可是,姚促也明白何貴跟陝西何家的關係。何家原本就只是邑庄一個小地主,正是因為何貴,才成了如今陝西聞名的大豪之家,家裏還有幾個四品五品的官缺頂着,如果不是非常緊要的事情,何家憑什麼要出首狀告何貴?難道他們就不怕何貴事後報復,或者招來忘恩負義的罵名?再者,何貴憑什麼要叛國西逃?南洋如今雖然人不多,卻也是天下數得着的富庶之地,在那裏當官的哪個不是肥得流油?聽說在當初死活不願南下的那個爪哇知府,現在在巴達維亞都整天拿燕窩漱口呢,過得比他這個巡撫還滋潤許多。何貴身為南洋頭號大拿,上有天子恩寵,下有功勛護持。沒人敢招,無人敢惹,土皇帝當着,小日子不知道有多美,又有什麼理由叛國?

思來想去,最終,姚促還是沒敢私自向朝廷稟報這一事件,而是將此事先行稟告了陝甘總督惠齡。此時,經過數年的連續鎮壓,各地的起義軍已經差不多被消滅怠盡,只有少數幾股在芶延殘喘。惠齡在任湖北巡撫地時候,因為在起義軍手裏吃過大虧,也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被圍困在秦嶺的一部起義軍殘餘身上,生怕再放跑了敵人,好不容易得來的總督之位再被嘉慶一怒之下給擼了去。可是,何守財兄弟兩個報的案子也是非同小可,先前和珅遁逃已經讓大清朝廷,讓那位嘉慶皇帝,甚至還有已經死去的乾隆爺丟夠了顏面。如果再有一個南洋總督叛國西逃,嘉慶非被氣瘋了不可。所以,雖然此舉可能會得罪頗受恩寵地何貴,但惠齡在考慮之後還是不得不乍著膽子上了份密折。同時,為了以防萬一,日後好給何貴一個交待,他還下令將何守財兄弟兩個下獄,並派兵包圍了邑庄,將邑莊上下,反正跟何家有關的人,全部逮起來關進了大牢。

然後,在眾人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時間就到了嘉慶六年九月。這個月,嘉慶皇帝的旨意到了西安。在這份旨意之中,嘉慶命令惠齡放了何家眾人,並褒獎了何守財兄弟[無敵龍會員老劉手打整理]兩個的「忠厚誠實」。獎了兩人一人一個從三品的官缺就沒有了下文。不過這也已經足夠子,既然獎了告狀地,那被告的自然就不可能有好事兒了。

而果然,之後不久,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席捲了整個大清國:南洋總督何貴失蹤了!與之一起失蹤的,還有其一直呆在廣州的妻兒。

再之後,文華殿大學士劉墉,武英殿大學士孫士毅兩人上表語辭。

原來,惠齡的摺子呈到北京的時候,這兩人曾一力為何貴做保,聲稱何貴絕不可能做出那種有負君恩的事情。可是,事實卻讓兩人大為沮喪。只不過嘉慶帝雖然憤怒,卻還知道劉墉跟孫士毅兩人是少不得地重臣。尤其是劉墉,更是老一輩元老重臣中碩果僅存的幾位之一,經驗豐富,不可或缺。所以一再下旨挽留,最終,好不容易地將兩人留在了朝廷上。

但是,嘉慶再三的挽留也就只是留下了幾個老朽。如果說先前和珅以及那筆龐大家財的失蹤還只是因為其人做賊心虛,早有安排,勉強還能讓人承受的話,何貴這接連兩朝都受到重用的能臣突然叛國西逃,對嘉慶的打擊可就大了。至少,大清國的官員們是這麼感覺的,因為,在整個嘉慶六年,及至以後的嘉慶七年,嘉慶帝接連鼾了二十多名三品以上地大員,至於四品其以下地就更是不可計數了。對此,不少官員十分憤恨。何貴逃了,嘉慶還優待其家屬,就算那兩個親屬是首先告發何貴的,嘉慶也不應該把氣兒轉移到他們身上撒啊。但是,面對憤怒的嘉慶,雖然明知道這位皇帝並沒有先帝乾隆那麼猛,這些官員也依舊不敢主動觸霉頭,只能任由嘉慶發揮。

**************

「老爹,真就這麼走了?那西洋有什麼好的?」

印度洋上,一艘打着法國國旗的武裝戰艦正在張足了風帆向前航行。船頭上立着兩個人,一個大概四十多歲,留着兩撇濃密的鬍子,另一個則是一個十來歲地少年,皮膚嫩然,但神情之中卻顯得有些老成。兩人地相貌有些,從其膚色話語上看來,更可以斷定是一對來自中國的父子。其對話所用地評議,也是正宗的漢語。但是,與普通的中國人不同的是,兩人都留着短髮,穿着一身燕尾服,那年紀大點兒的中年人甚至拄著一根兒文明棍兒。

「西洋雖然不見得好,如今更是戰火連天,可是,我們這樣的人還是能有些保障的。而且在那裏我還有位老朋友等著……那傢伙可是聽了我的話才跑去歐洲的,也不知道現在過得怎麼樣。不去看看,豈不是太沒有禮貌了?」聽到少年人的問話,那中年人微微笑道。

「嘿嘿,那位和中堂倒還真是厲害。居然順着西伯利亞跑到了莫斯科!爹,光憑這個他可就比你強多了!」少年笑道。

「他是信不過我,怕坐船走會被我中途攔下。……他自己貪心,以為我也跟他一樣呢。不過話說回來,有那麼一筆大錢在手裏,也會小心點兒地。」中年人答道。

「是啊,八萬萬兩白銀啊。」少年人感嘆了一下,又問道:「爹,他不可能真的就把那麼多錢帶在身上吧?」

「當然不可能。他為人可聰明著呢,又跟大清國的財政打了二三十年的交情,別說是八萬萬兩,就是再多一倍,也能讓人發覺不到。何況大清國如今貪腐橫生,那些搭了手的人誰願意把那些錢供出來?我一直認為,如果和珅名聲不是太差,憑着手裏地幾萬萬兩白銀,他說不定真能買通愛新覺羅氏麾下的絕大多數官員……就算他自己當不上皇帝,也能重新扶植一個出來。只是可惜了……」中年人搖頭嘆道。

「弒君造反?我的那個娘,我怎麼以前沒發現您老人家的心思居然有這麼黑?那嘉慶爺還真是瞎了眼,居然那麼看重您!」少年人一逼大驚失色的模樣,看着中年人連連搖頭。

「臭小子,敢跟我這麼說話,皮癢了是不是?」中年人瞪了少年一眼,又接着說道:「皇帝也是人。再者,我雖然有那個心,卻一直沒那個膽。做的那些事情又有哪個不是為了國家考慮?他要是不重用我,那才叫瞎了眼呢!」

「可我總覺得您拋了南洋總督地位子實在是可惜。這兩年,提起南洋,誰不知道是塊肥地?您那位子多少人想要都要不去呢!」少年人又道。

「南洋很舒服嗎?那些島嶼之上,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心服那大清朝廷的?天高皇帝遠,南洋又跟西洋各國交往頗多,思想交流甚快。這才幾年?就已經有人暗暗提及什麼君主立憲,法國大革命,蘭芳共和制了。再往後,還不知道有多少麻煩。再者,北京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眼紅我的位子,要不是劉墉、朱矽、孫士毅那些人這幾年一直幫着說話,我早就被換下去了。可這幾個老頭兒又能管幾年?那些眼紅我位子的人可大多數是滿人,嘉慶耳根子又軟,再呆下去,吃虧的還是我自己。」中年人正是棄官而去的原大清國南洋總督何貴。只是,他此時早就已經過了印度,正乘船往僅次於非洲南部的開普敦港前進。

「太武斷了吧?說不定您老人家不當南洋總督之後就成了軍機大臣呢!」少年人正是何貴之子何義。雖然一直以來跟何貴團聚的時間較少,受到地教誨也少。但在范西屏那一代棋宗以及師雨煙等人的教導下,他的氣質比起何貴來雖然少了份久居人上的傲氣,卻多了幾絲高雅。當然,由於何貴這當老子的根腳實在不怎麼樣,何義這當兒子的,就算高雅,也就是那麼幾絲……

「年輕人就愛做夢。軍機大臣如果那麼容易做,就不會滿天下只有四個了。而且如今天下能做事的臣子,又有多少是滿臣?你再看看大清百多年來唯一一個能夠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最高也不過是個三等伯,後來還被乾隆給削了。李侍堯辛苦一輩子,還是漢軍旗,論功勞也不小了,到死也只是個二等伯。我如今已經是一等伯,卻連個大學士的頭銜也沒有,你以為這樣能做到軍機大臣么?」何貴冷笑道。

「這倒也是。還是老爹您看得清楚啊。」何義笑了一下,「您臨走的那封信,想必就是向那位嘉慶爺抱怨地吧?」

「抱怨?非也。我只是指出了他這個大清朝廷地許多弊端。同時,告訴了他一些提高國力的辦法,雖然話有點兒刻薄,也罵了他的好幾個祖宗,可是,如果他是聰明人,理應從中吸取一些教訓。唉……其實我也想幫他的。搞革命我是不行,但稍稍修正一下,只要嘉慶肯幫忙,說不定還可以。只是可惜,這所謂的大清朝廷,其實從來沒有把滿漢真正地看成是一空人。僅這一點就已經註定了他們日後的衰亡。所以,我要趁著還壯實點兒地時候把你們帶去西洋。因為我不想臨到老了再經受一次大亂。」何貴又道。

「您確定大清國會亂?」

「當然。這是註定地。就算嘉慶有心改革,那些八旗子弟也會拖他的後腿。不亂才怪!」何貴答道。

「那他如果不改革呢?」

「不改?如今各地地工廠建了也不少了,又有南洋這個中轉站……嘿嘿,他若不改,那弊端叢生的制度就會要了他半條命。那時候,說不定還會有人翻了他的天呢。」何貴笑得十分陰險:「我最後給他的那封信,列出了許多的可能,而他因為目光地局限性,也肯定找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就算再不想,最後也只能按我說的辦。」

「翻天翻天……西洋現在不也挺亂的嗎?」何義有些無力地問道。

「是很亂。但是,那裏再亂,也有一定的剋制,比起咱們國家一亂就亂到底,亂到沒邊兒沒沿兒的強。至少,那邊就算再亂,我也能為咱們這一家人找到一片安靜地土地!」何貴答道。

「安靜的土地?」

「是的。安靜的土地。」何貴抬起眼睛望向了遠方:這些年你老子有點兒累了。以後不打算再動什麼心思,就準備剽竊著過日子了……「」剽竊?「

何義皺着眉頭看向了何貴,可是,他老子卻根本就沒有什麼反應。

********

大清嘉慶七年,亦即公元一八零二年,一艘打着黃龍旗矇混過關的法國戰艦駛入了法國著名葡萄酒產地波爾多的港口。同年,法蘭西共和國首席執政拿破崙波拿巴成為終身執政。之後不久,德意志地區普魯士王國境內的一家小廠被人收購。之後,這家小廠開始生產水泥,再之後不久,又開始生產捲煙。通過捲煙的巨大利潤,這家小廠迅速地發展壯大,開始進軍鋼鐵與其他各種產業。同時,在各國政府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憑着手中積累的強大資金實力,這家工廠開始暗地裏大量的搜求各種新式技術,甚至是直接買斷專利。

四年後,大清嘉慶十一年,公元一八零六年。

普魯士在與法國的戰爭中被擊敗。賠款1.3億法郎。原本已經發展十分巨大的小廠開始分拆,捲煙廠被贈於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此舉受到了普魯士貴族們的極大讚賞,作為回報,腓特烈·威廉三世賜予這家公司一定的經營特權。同年,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於開始改革,也聘請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一位名叫義·何的年青人出任自己地經濟顧問,並從對方那裏學會了圍棋。而圍棋地巨大魅力也迅速地征服了這位首相先生,並由其手傳遍了歐洲各國的上流社會。義·何而被尊為歐洲圍棋鼻祖。[無敵龍會員老劉手打整理]

再過四年,原本的小廠改名為得勃海爾公司,公司下屬的一間實驗室取得了電流磁效應實驗的成功,開創了電磁學一脈,震驚了歐洲大陸學術界。之後不久,實驗室又取得了磁電感應實驗的成功,開始試製發電機。再之後兩年,法蘭西皇帝拿破崙率領操12語言地五十萬大軍進攻俄羅斯,俄羅斯皇帝亞歷山大一世採用了撤退不抵抗政策,併火燒莫斯科。之後,拿破崙在莫斯科駐軍兩個月,佯裝後勤不繼,率軍撤退,受到了俄羅斯名將庫圖佐夫地追擊,亞歷山大一世也回到了莫斯科。而就在俄羅斯人以為大局將定之時,莫斯科卻被突然出現的數萬法軍圍困,而拿破崙也開始領兵向庫圖佐夫發動反擊……雖然因為嚴寒等各種原因,致使法軍在戰爭中損失慘重,但亞歷山大一世卻也不得不屈服於拿破崙腳下。而在這一年,利勃海爾公司再一次獲得了強大地資金注入,一位從莫斯科趕來的名叫珅·和的老人成了這家公司的主事人,原董事長義·何一家告別普魯士前往北非的摩洛哥定居。

再再之後,拿破崙最終沒能逃過歐洲各國的圍殺,但利勃海爾公司卻一直穩健發展,並且在日後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戰爭中,與普魯士境內的許多公司一起向鄰國發動了貿易戰,為普魯士最終的勝利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也因此而一直享受着普魯士以及日後的德意志帝國的大量優惠政策。當然,這已經是后話了。

大清嘉慶二十二年,也即公元一八一七年,通過長時間的試驗,利勃海爾公司建成了第一家小型發電廠,並成功用電動機代替了蒸汽機,不久之後,鎢絲電燈也發明了出來。而也正是在這一年,有一位從事東西方貿易的歐洲商人驚奇地發現:比歐洲早半年,東方的大清帝國的何氏家族就已經發明了電燈,且燈絲同樣也是鎢,只不過因為推行緩慢,所以沒能傳到歐洲來。不過,這個發現在當時被當成了一個巧合,並沒有多少人在意,直到多年以後,人們又發現了更多的巧合,才開始認真的研究起利勃海爾公司與東方何氏家族的關係。不過,因為雙方極度保密,以及各種發明並沒有影響到歐洲各國與大清帝國的「勢力對比」,並沒有獲得各國高層的注意,所以這個研究斷斷續續地持續了一百多年才最終揭開了其中的秘密。但是,那已經是一百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全書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清朝之發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回到清朝之發跡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結局

%